日前,位于巴中經開區的四川伍庫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械設備轟鳴運轉,工人熟練地將燈具模具打磨拋光,并焊接部分電路零部件。該公司生產的照明燈具銷往云南、貴州、陜西等地,帶來近1億元的產值。
同一時間,巴中市恩隆科技有限公司SMT事業部車間內,工作人員操作電子顯示屏設置新一批貼片的制作程序。隨著機身微響,160片SMT貼片出現在出口傳輸帶上,經過12道檢測工序,一部完整的手機便可進行整體封裝,出口國外。
兩個車間的火熱生產場景,濃縮了巴中狠抓產業發展的態勢。
當前,巴中正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工作會議部署,聚焦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堅定推進工業興市制造強市,全力以赴抓工業,突破發展制造業,為加快建設“三市兩地一樞紐”夯實產業基礎。
增強“硬實力”,大力培育主導產業
近日,巴中市平昌縣,當地引進的龍頭企業——巴中雅拉德榮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修建西南地區最大的海福特能繁母牛育種場。
“該育種場即將投入使用,可容納4000頭成年母牛,預計會帶來近2000萬元的利潤。”該公司負責人郭勇介紹,不只育種,公司還將發展飼草種植、屠宰、冰鮮加工為一體的肉牛全產業鏈,推動巴山肉牛產業邁上百億級臺階。
錨定百億目標的不只是巴山肉牛。在通江縣,以“段木銀耳強品牌,木屑銀耳深加工”為思路,通過園區引領、全鏈發展、科技賦能、品牌提質等方式,將打造出通江銀耳百億級產業集群。
當下,巴中市正通過提升現有優勢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推動食品飲料產業集群化、規?;?、鏈條化發展,加快建成全省重要預制菜生產基地、區域性優質白酒基地、優質肉制品供應基地。
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腳步不只于此。走進通江縣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年產40萬噸超微細粉體材料生產項目現場,只見數十輛載重汽車、挖掘機、推土機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項目負責人黃劍波表示,10月將建成5萬噸/年超微細鈣Ⅰ型產品生產線和10萬噸/年超微細鈣Ⅱ型產品生產線各1條。該產品上市后,將打破以往超微細鈣高端產品被國外企業壟斷銷售的局面,完全替代同類進口產品,并廣泛運用于橡膠、塑料、造紙等各個行業,實現年產值10億元以上,創造稅收2億元以上。
“上半年,巴中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以制造業為重點振興工業,簽約落地浙江運達、國藥太極巴中產業園等一大批重大工業項目。”巴中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杜曉莉介紹,下半年將持續推動三大產業倍增行動和專項政策落地落實,筑牢產業發展基礎。
巴中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全省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方案及其支持政策,加大重大產業布局和重點項目落地爭取力度,不斷做大規模、做長鏈條、做強品牌,加快構建具有巴中特色巴中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優化“軟環境”,吸引企業前來投資
日前舉行的“巴商回家”投資推介暨巴中經開區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共簽約6個制造業項目,簽約金額達20.5億元。
其中,巨星銘創集團創始人黃波作為“巴商回家”代表,講述巴中近年來營商環境的改變,“得益于巴中市以及經開區各單位的‘保姆式’服務,在我們公司落地巴中經開區后,僅花費10個月時間,就建成‘中國西部鋁制新型材料基地’,并在投產當月晉升為規上企業。”
項目投資者的評價,是對巴中市營商環境改變的證明。巴中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明確,要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聚焦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行動。要提升“一網通辦”能力和“巴中跑團”質效,深化行政處罰“首違不罰”,嚴格落實企業“寧靜日”制度,讓企業專心發展、安心經營。
“頭一天反映的用電問題,第二天就解決了,沒想到效率這么高。”近日,在南江縣東榆工業園區內,四川良源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覃小穎為“一對一”紀企結對的成效點贊。
這是巴中加快推進“工業興市、制造強市”戰略的一個縮影。
今年3月,巴中出臺《巴中市工業園區發展規劃(2022—2027年)》,明確將聚焦園區標準化廠房、檢驗檢測、孵化創新、政務服務及物流運輸、水電氣熱供給、吃住行娛等方面,逐個對標補短,推動園區功能由單一生產功能向多元復合功能轉變。
“我們對已經入駐園區的企業,采取柔性執法監管。”巴中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吳艷表示,通過“線上+線下”監管,開展外圍排查、線上抽查和“雙隨機一公開”現場檢查等,做到“無事不擾,有事速辦”。同時,根據《巴中市生態環境行政處罰“首違不罰”目錄清單》,將適時動態調整,對無主觀故意違法行為輕微的、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柔性執法,依法減輕或免予處罰。
“下半年,我們將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年行動,開展營商環境對標創新和‘清障’,努力建設全省最優全國一流營商環境。”杜曉莉表示,通過完善企業合理合法問題動態清零機制,推動激勵政策全面直達,切實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加快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